公司新闻

Press Releases

法国的饮食文化与差异

作者:瑞科翻译 时间:2023-05-08 14:34:15 来源:瑞科翻译官网 标签: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法国人民就餐时,大家喜欢坐在一起,气氛愉快,和睦团结,就餐的每个人受到尊重,席间大家交流,但其中的饮食方式差异体现在:聚食制和分食制、饮酒方式。中国人在聚餐上向来都喜欢围成一团而坐。就餐时,大家都用自己的餐具取食,有时为了让客人不太拘谨,还会主动为别人夹菜,表达自己的一番热情。一桌人的感情在餐具与美食的碰撞中加深,亲切热闹,又显盛情敬意,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一直沿用,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以什么形式,最终都会以一群人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的方式结束。这便形成了一种团结,和睦,热闹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中间,在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一片欢声笑语中,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媒介。虽然从卫生方面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民族大融合”的心态始终贯穿着中国的聚食制,成为中国饮食方式的一大特点,至今也难以更改。     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以精致豪华的高尚风味款待全球食客的味蕾。法国人将“吃”视为人生一大乐事。用餐过程中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但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的愉快气氛,又不至于过分喧闹。与中国不同,法式聚餐采用分食制,人们用公用餐具取餐挑选喜欢的食物,用自己的餐具取食吃他挑选的食物,重视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流。它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理念有因果关系,目的是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参与者,并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也体现了法国人强调个性的独立性与自主权。    在饮酒礼仪方面,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酒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法国人引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饮酒目的方面,在中国酒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中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在畅饮豪饮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法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就是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来,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发展。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 中国和法国远隔重洋,但两国的文化都被公认为是历史悠久、富有情趣、各具特色的。本文作者选取中法文化中对“味道”的不同解释,作为差异“远”“近”的两端,进行比较对话,尝试挖掘出隐藏在两个古老民族背后的历史文化的不同。 二、法国味道·美食宗教 说“味道”就一定会想到“美食”。法国的“美食”更是不得不提的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之一。以往有很多文章介绍过法国大餐制作烹调之奢华精致,本文试图跳出这个旧框,从深层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探寻法国味道的根源。 在法国,食物的烹饪有着宗教的外在一切:它的礼仪、信条,以及它的“大祭司”们。法国人相信奶油或油脂的优点,并在感情上与拉伯雷、埃斯科菲耶是相通的。从耶稣最后的晚餐到圣餐面饼,基督教徒们都在信仰与肚皮间加上相近的印记。餐桌和任何宗教一样既是超验性的又是强调社会与经济现实的。 高雅的格调有其礼仪性的习惯。在很长时间里它是依照基督教的历书建立起来的礼仪。其中包括吉祥食物:酒、面包、盐、鱼猪肉等等。在法国,从前,圣诞节是素食的一天(食用薄饼、烤栗子伴热酒)。这表示对基督、人以及化为肉身的神等一切的信仰。至于更为丰盛的晚餐的传统很晚才从法国南部地区传播开来。当时餐桌覆盖着三层桌布和装点着三支蜡烛,象征着三位一体,十二个小面包环绕着一个大面包,同样代表上帝和十二使徒。传统的菜单包括与基督的七个伤口相应的七样菜,随后是基督和十二使徒的十三份餐后点心(烤饼、杏仁、无花果和葡萄)。这顿圣诞晚餐事再望午夜弥撒后由团聚的家人或相聚一堂的朋友共同分享的。圣诞节吃劈柴形蛋糕的传统令人想起一种有关燃烧一块劈柴,上面浇上一杯酒,同时祈求圣三位一体的保护性的礼仪。这块劈柴一直燃烧至翌日12月26日,祈求来年幸福和兴旺发达。圣诞日开始的欢庆活动要延续到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封斋前的星期二才结束。于是开始以四十天为标志的封斋节的斋戒禁食。此时,法国人吧肉类、蛋类及肥肉撇在一边而喜欢吃鱼(神化的)。复活节食基督教庆祝基督复活的第二大节日。传统要求用耶稣受难日鸡下的蛋做摊鸡蛋。逾越节宰杀的羔羊食阖家团聚时才吃的,但是羊骨必须完好无损,一根骨头也不能折断。 这一宗教的历法如今也渐渐变得非宗教化了。但是法国人还是在原来的日期举行节日欢庆活动。相反,节日的菜肴却失去了象征的意义,价格却往往昂贵得多。斋戒限于每星期五只能吃鱼。然而宗教对法国饮食得影响是不应该被低估的。与《圣经》一起进入家家户户的是多得多得烹调书。孩子们想大人一样,通过学习烹调,初步学会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对大多数法国人来说,美食是靠回忆失去的童年的天堂,或回忆大家对田园诗般的理想的乐土的崇敬而被创造出来的。水果不仅是大地的食物,而且也是精神的粮食。再也没有比《巴贝特的盛宴》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了。这部卓越的丹麦电影是根据卡伦·布里克森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描述一位巴黎公社流放的法国女人使严守戒律的人大包口福,并得到言论自由。在我们眼前完成的奇迹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只有巴黎才出美食家”这句古老的民间格言。法兰西民族的才华可能就是这样首先有利于孵化出口上的幸福。法国人可能有两张嘴,一张喝水或吃饭的嘴,和一张说话的嘴。这两个口的功能又使累加的,最终,它们合并在普遍的人道主义中。 三、中国味道·审美传统·饮食文化 与西方古典美学中存在着的视听中心主义倾向形成对照,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却和视听中心之外的味觉,结下了亲密的姻缘。 先从字源学的角度看一看“美”这个字在汉语里的构成。我们知道,汉语使象形文字,字形与字意相关。从“美”这个字的字形来看它的本意是:羊大为美。 这不免让人感到奇怪:大羊和“美”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大羊的肉比较肥,而肥羊肉给您较好的口感。因此,羊大为美,实际商就是说肥羊肉给人的味觉快感是“美”的。或许中国人最早的朦胧的美意识同肥羊肉味道的感官感受不无关系。而且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说“美味佳肴”或“味道真美”这样的词句,可见中国人的美意识始终不排斥味觉快感。 味觉快感所以能在中国同美感结缘,与中国自古以来饮食文化的发达和烹调艺术的丰富密不可分。由于饮食文化传统的长期浸淫,中国人历来讲究食物的美味可口,并视调制、品尝、谈论、吟咏美食为风雅之事。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很容易将味觉快感视为审美享受。也就是说,中国的审美传统与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作为人之本能和基本生理需要的饮食,何以会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上升为一种文化? 其实,我们在当今中国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感受到饮食的文化色彩。比如,大年夜烧全鱼,取“年年有余(鱼)”的吉祥意;元宵节煮汤圆,寓祝福全家团圆之美好心愿;端午节裹粽子,纪念投汨罗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再如中秋节吃月饼,夫妻恩爱忌分梨(离),等等。所有这些饮食传统,均超出了饮食之作为解渴解饥的基本生理需求的层次,而打上了中国古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印迹。 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传统文人对饮食在中国上升为一种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借酒助兴吟诗挥毫,他们借闻香品茶而涤荡尘嚣、澡雪精神,营造闲话清淡的氛围。此外,他们还写大量诗文谈论、吟咏美食。这使得饮食之道注入了文化内涵,并上达一种精神需要。中国历代文人对饮食、烹调的关注和倾心,亦是使烹调艺术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以高雅的艺术修养,品鉴食物,辨别其色、香、味,感受其组织肌理给我们牙齿的松脆或富有弹性等各种感觉注重其各种成分味道的调和。事实上,一个“和”字,正使中国传统饮食之道嘴根本的追求,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传统造就了中法两国不同的饮食传统和文化氛围。中国的珍馐,鲍鱼、鱼翅、熊掌、燕窝到了法国的高档美食餐厅就变成了布列塔尼的螯虾、龙虾、鱼子酱、松露;中国的饮食由于它的丰富多彩成为世界上一个伟大的饮食体系,而法国味最迷人之处却在于以它人性化的方式超越了餐桌的局限,把饮食的情调变成一种真正的制度。如同中国饮食正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走向世界,法国味道已经不仅仅寓于食物之中,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品质和情调,承载着法兰西文明,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由于中法两国哲学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思维模式所产生的饮食观念不同,使得中国和西方烹饪在饌肴的组成、烹制、调味及造型美化上都大不相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饌肴文化。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在历史中相互影响。中法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文化道路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饮食文化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丰富和发展。如今,吃的“精髓”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改变,追求美味和养生已成为两国的共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两国的饮食文化要在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借鉴各自的积极成分,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不断地交流融合,吸收借鉴为两国多方面合作提供平台,共同促进自身及两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