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Press Releases

翻译中如何运用标点符号

作者:瑞科翻译 时间:2023-05-11 16:29:49 来源:瑞科翻译官网 标签:

初学翻译的人往往有一种逐字逐句扣原文的倾向,比如代名词“你、我、他”,不敢少翻译一个字;遇到被动,一定要 搬出“被”字;否定句必须翻译成否定句,问句必须翻译成问句;即使句子排列的顺序不符合中文翻译的语法,也必须按顺序排列,永不前后移动

所有这些,都是新兵上阵的临场恐慌,战斗久了的沙场老将 不会那么绑手绑脚。

然而,奇怪的是,我经常看到许多有经验的译者翻译得相当流畅。长句切短、词性转换、句序调动等都处理得非常灵活。然而,每个句子背后的标点符号都紧跟着原文,如影随形,如蚁附善。怎么了

原来,普通人遇到标点符号,总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的对象,却不知道标点符号。根据字典的解释,它只是“字旁或字下的点形、线形等符号,用来标注人名、地名或点、搞笑、句读”。换句话说,标点符号是汉语的附属部分。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连词句形都可以改变,译者为什么要坚守岗位,抓住原文中的几个符号而不放手?

英语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如长句中的括号、破折号、同位语前后的逗号、副词单独出现后的逗号等,在汉语中很少使用。例如“Slowly ,she walked into the room“,我们只需要把它翻译成“她慢慢走进房间”,而不一定是“慢慢走进房间”。如果译者正在学习写作或尝试翻译诗歌,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超现实主义小说《黑娃故事》中的一些片段,往往长达十行,其中关系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主句外的层层内容必须用括号或破折号来解释。为了再现强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我在翻译时不得不在原文中保持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不经常使用 在译文中,破折号也频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