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的主要发现
2024 年,中国翻译行业在产值、企业数量和人才规模方面均保持稳步增长。行业全年总产值同比增长 3.0%,全国在营翻译企业总数突破 65 万家,其中以翻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增至 14665 家,行业小类为“翻译服务”的企业数量为 3477 家,市场竞争更加活跃,行业进一步细分。翻译从业人员规模同比增长 6.0%,其中专职人员同比上升 8.1%。
在降本增效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翻译服务需求方更加注重自主翻译能力的提升,对外包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需求方越来越看重供应商在多业务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有长期需求的客户多采用年度框架服务和包年服务的方式筛选服务能力和品质更有保障的翻译企业作为稳定的供应商。
民营企业依旧是中国翻译服务行业的主要力量。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企业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应对市场变化,营业成本和行政费用占比逐步下降,人工成本和研发费用占比持续增长。翻译企业的行业经验与专业资质成为客户选择服务商的重要考量因素。翻译企业通过构建译审流程、强化术语库建设、实施多维度质量控制机制等策略,积极利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中国翻译人才培养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院校将翻译技术纳入本科或硕士课程体系,翻译技术课程设置不断完善;院校在细分领域人才培养上取得进展;校企合作在翻译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翻译研究在理论建设、文化传播等方面成果丰硕,学术活动频繁,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翻译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翻译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翻倍增长,技术驱动型企业快速崛起。超过九成的翻译企业积极应用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并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翻译技术在项目交付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助力企业提升营收和订单数量。
在国家战略与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翻译行业的新技术发展成果应用日趋深入,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素质翻译人才需具备“语言+专业”的复合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智能技术工具的应用,从而推动人机协作的翻译工作方式更加高质量的广泛应用。翻译服务已从传统的口笔译延展为本地化、多模态翻译、全球化语言服务、内容服务等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的多元需求。
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政策制定方加强对翻译行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加大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技术升级与数字化转型;行业协会应继续完善行业标准与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翻译服务企业应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方应优化人才培养,加强语种专业调控,引入管理学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政产学研闭环。技术发展方面,建议行业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推广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搭建共享平台并制定行业标准,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智能化、高质量方向转型升级。
核心数据概览
本文来源:中国翻译协会